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和行业的规范,确实改变了整个餐饮行业。
但是不管怎样,有一个核心是不会变的,那就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,不断优化创新自己的门店模式和品牌。
持续关注消费者需求,是做餐饮乃至做品牌长期不变的原则。
餐饮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
在餐饮行业竞争相对不激烈的阶段,单单是做某个菜系就能有好生意,比如川菜、湘菜。
但近几年,餐饮行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,从“菜系时代”变成了“品类时代”。
比如,融合口味和融合菜系餐厅出现,这类餐厅在“定位派”眼里想要赢利都很难,但事实却恰恰相反,很多融合餐厅经营得不错,而这也是火锅一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。
再比如,以前预制菜定价普遍不高,但是2021年出现了很多定价比现制菜贵得多的预制菜品牌,比如中餐预制菜连锁门店品牌银食,其在不久前刚完成了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。
总结下来,2021年的餐饮行业主要有三大变化:一是门店自然流量下降。
在疫情反复点状暴发的影响下,餐饮实体店受到了很大的影响,最直观的就是店内人流量减少,疫情暴发区域更有可能连续一两个月都没办法开店营业。
整体上,实体餐饮店的客流量相比疫情之前明显下降,而营业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体每天客流量也不足万人。
二是各种新增业务的探索。新增或加大线上外卖业务、新零售的探索等,还有产品结构的调整,比如霸蛮米粉新增米线零售业务。
三是重视精细化运作。
当前中国餐饮业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,企业只有在精细化管理和产品服务上有所创新,回归本质,回归大众,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餐饮行业不变的是什么
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说:“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,‘未来十年,会有什么样的变化?’但我很少被问到‘未来十年,什么是不变的?’”他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,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。
从品牌增长和赢利角度来看,我认为2022年的餐饮行业有三方面不会改变。
1、增大需求开口
餐饮是一个有空间局限性和时段局限性的生意模式,大部分餐饮门店做的都是附近3公里的生意,所以门店选址基本决定了餐饮店的流量天花板。
2020年年初疫情暴发以来,街上大部分餐饮实体店的人流量锐减,再加上自热食品等各种替代品的出现,餐饮门店的人流量在急速下降。
人流量就是生意的基础,没有人流量,其他一切都不复存在。随着近年来新消费观念的深入人心,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认识到,餐饮行业遇到的问题可以交给零售业去解决。
在2022年疫情和竞争分流依然严峻的情况下,餐饮企业想要增大需求开口,核心还是要从产品结构上入手,如果产品结构不改变,则很难从根本上做出变化。那么,产品结构该如何优化?
多场景渗透。比如,在空间上,菜品除了堂食和外卖,是否还可以打包外带或在超市平台上零售等。肯德基、麦当劳这些品牌早已经在这几个业务上探索了自己的体系。
如此一来餐饮店的营收就不只是堂食和外卖,还可以用很低的成本通过其他方式增加营业额。
在时间段上,除了特定的就餐时间,其他时间段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,因为餐饮店的人工和房租成本是固定的,根据时间段优化产品结构,也可以增加营业额。
比如一家牛杂小面连锁品牌,可以适当拓展就餐的时间段,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都可以开门迎客,通过延展经营时间段来提高营业额。
虽然牛杂小面的产品结构比较简单,所覆盖的产品品类不是特别丰富,但却能通过延伸就餐时间来获得连续不断的客流量。
因此,产品结构虽然简单,但是覆盖了各个时段,坪效和品效非常高。
对于火锅,可能很难做到多时段,但是只要善于观察依然可以优化。比如开发外卖场景的产品套餐。
还有一种单品模式的品牌,比如烤鱼,最重要就是选品。一个单品之所以能够支撑一家店的生意,就是因为这个单品覆盖的客群广、认知高、口味多样化以及供应稳定,比如酸菜鱼、辣椒炒肉、黄焖鸡等。
当然,具体得根据品牌定位和门店实际情况来做调整。比如烧烤店,晚上时段都没做好就想着将中午时段占满,这就是本末倒置了,应该聚焦时间段,将晚上8点到12点时间段的生意做好。
优化产品定价体系。在市场上,每个品牌和门店都会有自己的位置。这个位置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定价。
定价就是定位,定价就是定客群。如果产品定价过高,客群基础就小;定价低,客群基础就大。
在保持主力价格带基础上,将价格带拉宽,意味着覆盖的客群层级也更多。比如麦当劳、肯德基,从10元到50元都能吃饱吃好,无论单人还是全家人来吃都适合。
确定产品定价体系前,首先要审视一下现有整体的产品定价体系是否合理,是否符合餐饮店的自我定位以及店铺所处商圈的结构特点。
如果发现有很多本来可以吸引的流量却没有抓住,说明定价体系不合理。
需要说明的是,定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动作,任何餐饮店都不能随便改变主力价格,否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开发新客群。如果门店在时段、场景、定价等方面都做得很好了,还想提升的话怎么办?可以分析门店所在商圈的客群结构,开发或优化产品结构去满足新的客群进来。
比如广州一家本地米粉品牌发现门店所在的商圈不只是本地人,还有很多爱吃辣的外地人,于是推出了几款辣味米粉,并没有增加多少运营成本,但营业额至少提升了20%。
这个很多人以为就是不聚焦,其实是在聚焦基础上吸引更多用户量,而聚焦到什么程度,这取决于企业资源和竞争环境情况。
当然,开发新客群的前提是现有用户的需求已被充分满足,否则就会容易导致资源分散。
2、更高性价比
这几年整体经济增长趋向平稳,再加上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,导致餐饮行业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消费者回归理性。
各种玩概念、虚假、夸大的模式逐渐被消费者厌倦和识破,反而那些认真搭建供应链和强化组织管理,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企业更受消费者和市场的欢迎。
回归理性,提供更高性价比和消费体验的趋势,在未来至少3—5年都不会改变,所以2022年也依然不会变。
高性价比不是单纯指价格低和便宜,而是意味着消费者用同样的成本能够得到更好的价值体验,或花更少的钱得到一样的价值体验。
消费者在众多选择中做出决定,其实主要就两个原因:一是符合消费者需求,二是性价比更高。那么如何做到更高性价比?
1)降低总成本。在保持品质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产品成本,主要有两个策略:
一是增量提升对前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。通过开更多店和提升坪效都可以提升食材的用量。
如果你的产品 SKU特别多,但每款产品产生的坪效又不高,就会导致单项食材的采购量无法提升,议价能力自然难以比得上同等规模的企业。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精减或者替换一些坪效低的产品。
二是降低食材的损耗率,提升食材的利用率。比如和府捞面品牌的很多浇头食材是可以复用的,也能提升食材的利用率。
2)提升价值。价值的提升始终要围绕着顾客的需求出发,在洞察顾客需求的基础上,餐饮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提升顾客的价值体验。
一是产品体验。同样是吃火锅,巴奴就通过创造“七上八下”等各种仪式感动作和精致摆盘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。
二是服务体验。这可以通过峰终定律去设计顾客的消费路径,在同样的服务成本下,让顾客在你这儿有不一样的峰值体验。哪怕进门喊一句“欢迎光临”都比什么也不喊的顾客体验更好一些。
三是环境体验。比如吃碗重庆小面,同样的价格和产品口感,你更愿意去遇见小面还是去街边脏乱的小店里吃?答案显而易见,消费者更愿意去干净且品质有保证的遇见小面。
3、提升经营效率
商业竞争的本质是效率的比拼,而提升效率也是餐饮门店不变的经营原则。
这里的效率并不是说像快餐的快就是效率,而是指餐饮企业内部的经营效率。经营效率的提升,是一个餐饮企业竞争的核心,也是对门店业务的加持。
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在得到平台的课上讲过,因为将组织结构从“飞机型”改为“飞碟型”后,管理人员减少了,效率反而提高了,经营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,主要就是将管理的重心真正放在了门店终端,放在关注消费者需求上。